全国免费服务电话: 400-611-8382 微信  微信       手机网站 

保鲜库

果蔬冷库之金针菇冷库

    针菇在我国已实现工业化规模生产。我国金针菇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安徽、浙江、福建一带。虽然金针菇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人们喜爱,但是金针菇的储藏条件非常严格和储藏时间特别短。所以熟练掌握金针菇的储藏方法有着重要的意义。金针菇是属于喜低温植物,一般金针菇的温度超过13度后变质和腐烂的速度将加速。在温度7度以上也只能存放5天左右。既然金针菇喜好低温,那么金针菇的储藏就应该在低温金针菇冷库中储藏和运输。


    经过大量的试验证明,金针菇在4度左右,采用密封袋包装的情况下可存放半个月左右。如果品质好的金针菇在冷库中能储藏20多天。


    为了延长金针菇的储藏期限也有食品企业采用金针菇冷库冷冻的方式来储藏金针菇,采用冷冻的方式来储藏金针菇一般可储藏1个月时间,但是经过冷冻储藏后容易失去营养价值。并且在解冻后要立即食用。生产白色金针菇,国内大都利用大棚在秋冬季进行季节性栽培,而春夏季因高温无法生产而断档。因此,5-9月利用空闲冷库栽培白色金针菇,既可满足国内外市场需要,又可充分利用冷库增加收益。纯白金针菇在温湿度、需氧量、耐光性、发菌、出菇等到方面与黄色金针菇不同,有些菇农尚未掌握,故致产量低,质量差。笔者根据实践和研究,就纯白金针菇的栽培技术谈几点经验和体会,供参考。

    



金针菇冷库栽培的效益:


    从实践经验来看,白色金针菇的栽培效益大体是投资成本(不含固定资产)1-2倍,即投资100元,盈利100-200元。效益的大小,不是单一因素决定的,而是由诸多因素(如管理水平、栽培技术、栽培规模、销售价格、设施配套、职工素质、运行机制等)的综合结果。冷库栽培金针菇,根据床架设置的不同情况和冷库高度,每平米可投料100-150斤,每袋每日的耗电费约为1分钱,生物转化率50100%。如果有四个150平米的冷库,按每平米投料100斤、一年栽培四批、转化率80%和每吨成品菇10000元计算,每年毛收入约96万元,扣除36万元的成本(固定资产除外的原料费、工资、塑料袋、水、煤电、交通、办公费、药品费),每年纯收可达60万元。而且36万元的成本不是一次投入,而是分4次投入,每次仅9万元。一旦交货,还可及时回收资金。所以有9万元左右的资金即可全年运转起来。另外一些残次菇还可加工成盐渍菇,也有一定收益。


金针菇冷库栽培的问题:


    协调好温、湿、气、光之间的矛盾,满足白色金针菇生长发育的需要。否则鲜菇质量达不到商品要求或严重减产,以致失收。广西柳州市某冷库,1995年7月利用其中4间库房,栽培白金针菇,投料40吨,前期菌丝生长较好,后期出菇失败,造成10万元的损失。总结教训,冷库栽培白色金针菇,须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发菌管理

    1.控温发菌:库顶温度低于22℃,让菌丝在适温环境下生长。

 

    2.定时通风: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30分钟。

 

    3.及时消杀:要定期检查,及时处理污染和被害菌袋。库内每周用敌敌畏、多菌灵喷雾消毒杀虫1次。

 

    4.控湿避光:湿度控制在60%~65%,非操作管理时关闭光源。

 

二、出菇管理

 

    1.降温:将库内温度由菌丝生长期的20℃~22℃降到13℃~16℃,23天后菌袋冷透后转入下步管理。

 

    2.杀虫:80%敌敌畏乳油5001000倍液自上而下空间喷雾,药量24毫升/立方米,再用浸透药液的布条悬挂在通风口、门口处,借以杀灭库内菇蝇、菇蚊、跳虫和螨类。闷10小时后转入下步管理。

 

    3.杀菌加湿:用克霉灵2000倍液自上而下喷雾,药量135小袋/100立方米,药液要打湿菌袋、架板,如发菌期间杂菌较多,初始的23天内,均用2000倍液克霉灵进行加湿,若湿度还不够,再用井水补喷,23天内使库内湿度稳定在85%即可开袋。此阶段1天通风34次,使空气新鲜。

 

    4.解绳撑袋:如库内湿度不够或近风口的地方,袋口可撑起一半,待湿度稳定后再全撑开。解口后,若端面为绿霉污染须再绑住,让未污染的端面出菇。若端面为粉红色面包霉污染,须扎紧两端袋口远弃,用克霉灵500倍液自上而下喷淋周围菌袋。库温随即降至12℃~15℃,进入催蕾期。

 

    5.催蕾期:恒湿(85%)和空气清新是诱导菇蕾形成的环境条件。由于库结构和通风能力不同,短的1次通15分钟,长的须通30分钟,长时间的通风对湿度影响很大,在进风管道加雾化效果很好的水嘴,微电机带动与通风或制冷同步运行。加湿降到地面的水当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能导出库。此阶段湿度恒定就会更易形成菇蕾,过高的湿度会使端面菌丝旺长,过低的湿度会使端面板结菌丝结皮不出菇。1012天,培养料表面就会出现琥珀色的水珠,这是菇蕾出现的前兆,不久,米白色的原基就会整齐地出现在培养料表面。

 

    6.抑制期:当库内80%菌袋现蕾,幼菇长至0.81.5厘米时,库温降至4℃~6℃,增加库与外界通风和库内循环风量,使子实体生长受到抑制,使幼菇变得粗壮。此时湿度80%~90%,时间57天,是增加菇体重量,提高商品性的关键时期。此阶段还可有弱光存在。

 

    7.伸长期:减少通风增加二氧化碳浓度,促使菌柄迅速伸长生长。库温10℃~12℃,湿度85%~90%,通风次数要少,时间略长,保持干湿交替,利于菌柄的伸长和防止细菌性斑点病的发生。15天后,菌盖直径0.81.3厘米,菌柄长1215厘米,进入采收期。

 

三、管理难点分析

 

    1.通风:冷库是一个缺氧的环境,半个小时的通风,再经0.51小时,二氧化碳浓度又恢复常量,故风量不足是个普遍问题。易形成菇帽尖、柄细长的菇体,就是缺氧的标志。菇体只要处在袋内就不怕通风,库内空气循环对改善菇体状态是必要的。通风与降湿增温的矛盾可通过少通勤通或通风喷雾状水来解决。同时可加喷石灰水来吸收二氧化碳。

 

    2.温度:现蕾、抑制、伸长三个阶段所需温度为高、低、中。现蕾前的低温诱导、现蕾期的相对高湿能加速原基发生;抑制期的低温辅以强风,能改善菇体品质,增加产量;伸长期的低温亦有助于增加产量,延长存架期,此阶段亦要改变不敢通风的传统管理办法,因为库内缺氧明显,将严重影响菇柄加粗及其商品性。

 

    3.湿度:湿度的大小随温度变化,低温高湿、升温降湿能预防病害发生;高湿利于出菇密,低温高湿利于增加菇重。

 三者中,温度是发育快慢的关键,对于初次种菇者,在不能很好地预见操作的效果前,方法是低温求稳,这样可以充分用风来改善菇体商品性。

  1.发菌期温度偏高,菌丝迅速老化、衰退,而霉菌则乘虚而入,滋生泛滥。

  2.菌丝发好后,温度有所降低,但对子实体发育来说温度仍然偏高(10℃以上),促使菇体徒长,组织疏松,迅速老化、倒伏。菇脚长出很多绒毛,粘连成一体。菇体上部感染霉菌、或生出潮小菇,产品失去了商品价值。

  3.金针菇生长高矮不齐,粗细不勺,菇体失去弹性而不脆嫩,成为劣质产品。这说明金针菇在幼菇阶段没有进行"抑制处理"。金针菇的幼菇期,把温度降至4-6℃,维持4-8,这是实现金针菇的条件。